或许数学很可爱、不可怕?

因为Aisling的头像关注了一个象友,最近她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,首页由此弥漫着幸福的数学氛围,激发我的羡慕和对数学的向往,毕竟印象中的数学是我的灾难。

小学数学启蒙的回忆几乎是负面的,成绩不至于太差,但我无法从数学中感受乐趣,被无形的鞭子追着赶着而非主动学。第一个数学老师是个老太太,她为数学成绩排倒数名次,那个时候才6、7岁,就要因排倒数的羞辱而惴惴不安,如果进入倒数排名,等着被戒尺打手心。周末去补课,因为对学校教师校外开班抓得严,得把要用的东西都留在她家,来去空着手,同时还接受了一些奇特的指导——如果其他同学撞见了我的补课情况,该如何应对他们的质疑。后来换过至少两个数学老师,顺序记不太清。其中一个是雷厉风行的短发老师,住我家后边,印象中她对女儿很凶,小姑娘似乎在学琴,常常听到她训小姑娘的狂怒大吼声;在课堂,同学们畏惧着她,我也不例外。⌈兴趣班⌋学奥数,由她授课,我只记得一个片段,她提问我没回答出来,放学后我值日打扫卫生,教室只剩我俩,她很温和地问我:⌈你看着很灵光,怎么不会(那道题)呢?⌋具体的表述已模糊,活了二十多年,从始至终只有她一人用⌈灵光⌋这个词形容我,现在回想,这个词像一束光打在我身上,可惜我承受不住赞誉,数学之路并没被这道光照亮。还有一个老师,她的激励手段是每次考试结束收缴一支成绩差的学生的笔,攒一大袋子,将其奖励给好生。我属于中间那拨,即使惩罚、奖励都轮不上,内心的坦然还是被⌈剥夺所有物⌋的恐惧所绞杀,理所当然备好一只无所谓失去的笔,随时等着⌈厄运⌋来临。

课外补数学是日常,家长找到老师,缴费;在老师眼皮底下写额外的题,这样的生活从小学持续到高中。长此以往形成的自我贬低让人麻木,不会思考如何脱离现有体系自己找条路学好数学,到了高中阶段,把考不好数学当作常态,无可奈何。脑袋里的意象:我在数学的水里游泳,老师家长都在按着我的脑袋让我快点游,我在水下喘不过气,只是机械地划水,没有机会好好换口气、抬头看看我在的这片水域是潭是海,总体而言事倍功半,如果懂得停一停、解开想象中的写题考试束缚,耐下性子,单纯去感受数学该多好。

最近的一次学数学是看汤家凤的高数,看视频激动人心,通透、理解,到了写题时候,被无情打回原形。我知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浮躁,逻辑没衔接上,而且那时给自己制造焦虑,马不停蹄听课赶进度,记住了后面忘了前面,按照艾宾浩斯曲线,没及时复习,前面的等于没学。想想当时四年没碰过数学,鼓起勇气为爱面对数学还是十分感人的,虽然没从写题中获得正反馈,但是的的确确感受到了数学之美。

狗屁⌈数学虐我千百遍,我待数学如初恋⌋,虐我的不是数学,是人,说产生了创伤也不为过。描述小学的受教育情况,并不是完全指责老师们的教育行为,期间也存在着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,同样,我的视野也受限,没有主动探索学习方法,一味地逃避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成绩勉强过得去就行了。这样的习惯对人的品质或多或少也有影响,初中班主任明确指出我畏难,客观来看,现在依然如此,还是得走出舒适圈啊。未曾带着好奇去接触数学是一大遗憾,万幸还有未来,比如说找机会看象友推荐的《现代数学的概念》([英] 伊恩·斯图尔特) 这本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