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一个地方是从离开后开始的

过了这个月,北京将成为除家乡外,我呆的最久的一个城市了。前段时间听了一期播客《北漂觉悟:我总有一天会离开》,我的认知和节目传达的看法完全不一样:我没有正在漂的觉悟,并且大多数时间甚至不觉得自己在⌈北京⌋。印象中的北京符号和现实生活几乎从未重叠,只有离开家去学校,火车票上鲜明的北京二字提醒我,我在的这个地方是汇集各种元素的首都北京;如今不用取票,前往或者离开北京,仅仅是在学校和家所在地的转移。

印象中的北京是什么样?最开始是天安门、长城和烤鸭,经历了一番得出结论——北京只不过是在政治上有些特殊的旅游城市,是规格不一样的河内,两个地方很相似,几天可以转完河内,所以也用不上四年以观光的方式去认识北京。我是外来者但不完全是游客,身份认同在这个时候失效。刨去旅游这一层,北京实在陌生。在北京的四年,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。学校是个泡泡,泡泡里有着完美的15分钟生活圈,没有租房压力没有通勤,井然有序的乌托邦,有力的托底,给予我无限安定感和归属感,是北漂又没在漂,平淡到让我觉得好像只过了四季。处在泡泡里的同时切断了和⌈北京⌋的联系,尽管如此,仍有细节昭示着我切切实实在北京:春季网购牛奶屡次被取消订单;公交车上的安保;校门口天桥上出现的看守;远处的中国尊被我用来判断空气污染程度……

我对北京的认识和其他人不一样。似乎每个人都说北京太大、见朋友费力,语气充斥不满。于我而言,相较于城市多元的魅力,这个缺点暂且可以忽略不计。在县城规模的地方长大,活动半径很少超过3公里,打车最多十几块的那种距离;北京的大给了我足够选择,一圈圈的地铁提供了足够便利,城市公共交通对普通人友好。在北京,地铁行程一两小时不足为奇;在小城,3公里内我能见到所有想见的人,但是15公里的半径不会丰富3公里内的生活内容。北京处在浅山区,城市内部平坦,周围被山包围,是我发展兴趣的沃土。偶尔跟着熟悉的俱乐部周末去爬山,涉足房山、门头沟、怀柔、昌平、延庆,头顶蓝天白云,远眺城市被雾霾笼罩。最近开始骑车,往南去了二环,往北到了西二旗,骑哪算哪,声音、气味、触感的感知更多样,堵在耳机外的马路噪音、无处不在的汽车尾气、河水腥臭、从井盖溢出的臭、显著的热岛效应……既然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有着相似场景,很难将这些和⌈北京⌋符号联系,让我失望了,它们都是构成北京的一部分,并不特殊。

不管是封闭在学校,还是把自己抛向学校外的某个角落,和不同的事物、人产生联结的过程,都是在为未来收集与城市相关的记忆。我所谓的⌈认识⌋,本质是⌈验证⌋:用当下的个人视角验证既往印象,或是追踪、比较他人的认识。抱有这样的目的,不可避免会让自己囿于成见。所以没必要⌈认识⌋北京,未来离开北京,必定能窥得有限经历的记忆以及各种联想的全貌,那么我认识的城市形象自然会浮现。对地方的⌈认识⌋始终跟着记忆走,就像出生十八年后,离开了家乡,我才开始⌈认识⌋家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