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里希·弗洛姆看痛苦

最近在看艾里希·弗洛姆的《存在的艺术》,第三篇“不劳可获”和现实对应。这里对“痛苦”的叙述做个摘录。

被机器解放导致了绝对的懒惰,以及对努力的恐惧。美好的生活等同于“不劳可获”;辛勤劳动被认为是中世纪的残余,辛勤劳动的人肯定是被迫的,不是出于自愿。

和“不劳可获”相关联的是“避免痛苦”。也似一种恐惧,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避免感到痛苦,肉体上的,更是精神上的。进步的现代声称要带领人类进入远离痛苦的乐土。事实上,人们在滋生对痛苦的慢性恐惧。

遗憾的是,如果一个人想学习真知识,纠正任何谬误,就必须不急不躁,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些痛苦。至于更深切的痛苦,必须记住,只有少数人称得上心满意足,受苦的是大多数。

想起来去年(也有可能是前年)特别热门的一个话题:为什么吃不了学习的苦但是能吃生活的苦?我没办法给出自己的回答。餐厅端了几个月的盘子,每每回忆,残羹冷炙混合的气味、黏腻的餐具、循环无数的背景音乐顷刻间把我击溃,它们都是不带来成就感的存在,人变麻木才会和这样的生活合拍。学习成了逃离现实的方式,雷打不动半小时英语,天台的风从江面经过,高楼外的霓虹灯闪烁,地面还带着热气,读着读着打盹儿,手机从手中滑出、摔落,然后片刻清醒完成任务。

选择学习是我应对生活痛苦的方式,并不意味着这个选择能避免痛苦本身。现在学习的痛苦源自过于自由,习惯懒散,导致结课作业和论文形成绵延的海浪,学习的空缺造就消波石的空缺,海浪打在身上。

本来打算今年写完所有论文,没想到刚完成一个,又布置了新的,索性让2023以学习开始。